殘枝落葉粉碎處理化身有機肥重回園林
因日常修剪樹木、飄落或被刮落的枝葉,每年都要產生難以計量的廢枝葉。由於枝葉結構蓬鬆,運輸起來成本很高,而一些人圖方便,甚至直接焚燒枝葉,致使廢枝葉變爲“藍天殺手”。如何處理這些不斷產生的廢枝葉,成了困擾園林、環衛等多個部門的難題。
粉碎髮酵,變廢爲寶。經過探索試驗,公園找到了一個解決廢枝葉難題的好方法:通過園林專用樹枝粉碎機,將廢枝葉切割成顆粒之後,加入添加劑進行發酵,轉化成寶貝“農家肥”。
颱風讓園內近100棵樹木受損,被吹落的斷枝落葉數量衆多,一些倒伏的樹木,還要修剪掉樹枝才能扶正,以提高存活率。按照以往的做法,我們會將斷落枝葉運走。但廢枝葉結構蓬鬆,一輛垃圾車裝不了很多。一輛垃圾車往返需要兩三個小時,運輸這次颱風產生的廢枝葉,至少要30車以上,得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。而之前公園平均每個月要運輸近10噸的廢枝葉,花費好幾千元。
近一年多來,一系列“守護藍天”的報道,其中也多次涉及有工人圖方便,直接焚燒廢枝葉,污染榕城的寶貴藍天。處理不斷產生的廢枝葉,成了困擾園林、環衛等多個部門的難題。
木屑鋪過的土壤,比較潮溼
枯枝敗葉打碎後,發酵成“有機肥”
有更好的方法解決廢枝葉的問題嗎?在日本等國以及國內一些城市,已經通過粉碎髮酵廢枝葉,將其變廢爲寶,製作有機“農家肥”,重新鋪回綠地之中。
引進一臺專業的樹枝粉碎機,開始進行試驗。對廢樹枝進行粉碎、發酵,做成能回填綠化帶的有機‘農家肥’,既節省了處理廢樹枝的開銷,又省下購買肥料的費用,還有利於環境保護,可謂一舉三得。
但是,廢枝葉粉碎之後如何發酵?製作出的“農家肥”在綠地裏要覆蓋多厚?如何避免病蟲害傳播?這些問題都需要一個個解決。經過一年多的試驗,公園已經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,就是在枝葉粉碎之後加入添加劑,並覆蓋上塑料布,加快發酵。在鋪上綠地之前,還要對這些天然肥料進行一次消毒,防止殘留的病蟲害傳播。
不揚塵、防雜草,廢枝葉肥料好處多
兩名工人正將一根根廢樹枝送進機器的一頭,長約1釐米的碎木屑,瞬間從機器另一頭飛出,整個過程十分簡單便捷。據介紹,這種“有機肥”一般鋪設5~10釐米,不能高出綠地的邊緣。這種“有機肥”不能高出綠地邊緣,是防止掉落或被吹散,這樣也可以有效防止綠地揚塵。